《奥丽芙•基特里奇》作者新作:“我们拼尽所能,却都爱得不完美,但这没关系”(一切皆有可能)书评-钻石棋牌
(文 / 竹君)
“我们都是一团糟,我们拼尽所能,却都爱得不完美,但这没关系。人生就是不断向前,一切皆有可能。”
小说《奥丽芙·基特里奇》及其同名影视改编短剧曾打动无数读者与观众。很多人在奥丽芙的身上看见了自己:她一点儿也不完美,一生平凡、琐碎、不够精彩,但这就是生活的本来面目——毕竟英雄伟人难得,生活终归是如你我这样的普通人,每日为了生计奔波。在作者斯特劳特笔下,人们或许无法摆脱生活本身,承受着不可避免的家长里短、生老病死或是悲欢离合,他们却总对生活怀有向往,依旧有着为生命本身而庆祝的冲动。
凭借《奥丽芙·基特里奇》斩获美国普利策小说奖后,美国作家伊丽莎白·斯特劳特携其新作再次占据诸多图书畅销榜首位。这一系列共包括《我叫露西·巴顿》(my name is lucy barton)和《一切皆有可能》(anything is possible)等两部作品,以位于美国中西部的一个小镇为叙事背景,分别从露西·巴顿本人和小镇居民的不同视角描绘了此地生活。
“生活在这里,你别无选择。一个人的丁点儿小事,都会成为整个群体的谈资”(《明尼阿波利斯星坛报》书评)。斯特劳特以她一贯凝练、简洁的笔触将小镇生活的庞杂与幽微层层剖现:这是书中人物的日常生活,也是我们每个人的缩影。
借书中露西的灵感缪斯,佩恩女士所言:“你只可能有一个故事”,她在一堂写作课上如是说道,“你将把你唯一的故事写成许多版本……(但关于故事本身和你自己,)你只有一个”。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我叫露西·巴顿》和《一切皆有可能》即可视为同一个故事的不同侧面,读者需要主动将他们叙述的片段拼接在一起(任务绝不轻松,但绝对值得),距离这个唯一的故事的内核或许才能更近一步。
也正是因为作品间千丝万缕的关联,由新经典引进并推出的中译版合集《一切皆有可能》将两部系列作品合二为一,如今终于与中国读者见面。
《我叫露西·巴顿》是布克奖长名单入围作品之一,《纽约时报》畅销榜第一名。同时入选《华盛顿邮报》、《纽约时报》、美国全国公共广播电台及libraryreads等知名媒体书评的年度最佳图书之列。本书另将改编为由劳拉·琳妮主演的百老汇戏剧。
《一切皆有可能》荣获美国杰出短篇小说奖,并被《华盛顿邮报》、《纽约时报》评选为优秀图书,《今日美国》年度十大图书之一。
“在这个世上,时时有着他人的目光:我们要如何确保自己不觉得低人一等?”
在伊丽莎白·斯特劳特的所有作品中,《我叫露西·巴顿》(my name is lucy barton)一书对于作者本人有着特殊的意义。斯特劳特谈及作品时提到,“这是我笔下唯一一本使用第一人称写就的小说。在创作期间,露西叙述故事的语调让我感到愈发真实;我仿佛已与她相识许久,希望读者也会有相同的感受。”
在小镇人的眼里,露西一家都是怪胎。他们住的地方与世隔绝(亲戚家的旧车库),没有朋友(“你们一家人臭烘烘的”),受人嘲笑(“没有人穷得连一块儿肥皂也买不起”),甚至在打量彼此时,用的也是怀疑的眼光(“——这想必是我们大多数人与这个世界过招的方式”)。
面对儿时的遭遇,成年后的露西感兴趣的是,“我们如何想方设法,感觉自己比另一个人或另一个群体的人高出一等。这种现象无处不在,无时不有。不管我们把这称作什么,在我看来,这是我们最卑劣的一面,这种非要找一个对象来贬低的需求”。
多年之后,离开小镇的露西·巴顿已成长为一名畅销书作家,生活在纽约的她再未见过任何家人。有那么几年,她仿若与小镇撇清了一切关系,独自开始自由自在的全新生活。直到有一天,久未联系的母亲突然出现在露西的病床前,无微不至地照顾她住院。空闲时,母女二人絮叨着小镇居民的近况八卦,聊着露西儿时的事情,这一切好像突然拉近了她们的距离。而在这看上去风平浪静的表象之下,斯特劳特笔下的一切,无不暗示着露西自儿时起对出身的抗争与她对爱的渴望:成年后彻底逃离“反常的家庭”,从小想要成为作家的追求,露西的婚姻,以及成为母亲之后对两个女儿的爱护。
“斯特劳特以一种貌似浅显易读的语言……敏锐捕捉到描摹个体经历时所必需的毫不留情(ruthlessness)与接纳他人缺陷之间的微妙之处。露西与丈夫坦诚却又错综的婚姻关系,对于母亲缺陷的微妙回应,使得这部小说无比精妙动人。”(《旧金山纪事报》书评)
与斯特劳特的其他作品相同的是,《我叫露西·巴顿》一书的故事内核比其看上去克制、简洁的叙述语气要深刻得多,颇似海明威“文字不足以承受其内涵之重”的创作风格(《华尔街日报》书评)。在露西描述自己与一位令她心动不已的年长绅士谈及纽约的繁华给她留下的震撼时,“他的脸上闪过一丝表情——如此迅疾,如此不由自主——那是由衷嫌恶的表情。我尚不知悉,城里人对地道乡下人的厌恶有多深”。作为自己生活的参与者和他人生活的旁观者,露西以一种强有力的叙述故事的语调,将她的体会与观察所得毫不留情地展露于人前,却始终带着适度的悲悯与优雅。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羞耻,但我们并不总是孤单。”
熟悉《奥丽芙·基特里奇》的读者们或许还记得,书中的所有人物都来自于同一个海边小镇,他们的生活因为种种琐碎而互相联结,或多或少都对彼此有所了解。以奥丽芙·基特里奇本人为视角的叙述最多只占全书内容的一半,在其他故事里,她则仅仅作为过客或是背景存在于他人的叙述当中,将十三个精巧的短篇故事串联成一体。
与《奥丽芙·基特里奇》的行文结构类似,《一切皆有可能》一书同样由几个相互关联的短篇故事组成。故事的主角就是这座小镇的居民,他们通过讲述自己与他人的故事,将露西·巴顿的自述填补得愈加丰满,读者由此得以把发生过的片段一点点收拢成集,尽力拼凑成一幅无限接近完整的画面——毕竟“你只可能有一个故事”,关于小镇的故事也是。
有意思的是,《一切皆有可能》的成书过程纯属偶然。斯特劳特谈及该书的创作过程时提到,“我写着写着露西和她母亲在医院里的对话,突然想到,噢,她们提及的这些人物自然也有属于他们自己的故事!后来,只要写到某位小镇居民的相关情节,我就另辟一块儿地方大致记下他们的生活场景。完成《我叫露西·巴顿》一书时,《一切皆有可能》的框架便也基本成型”。
在这九个故事里,有人遭遇了不幸的童年,有人对上帝的信仰经历了严峻考验,有人成年后仍未脱离对母爱的渴望,也有人如露西在十七年后焦灼不安地与家人团聚,终于对过去的生活达成了某种和解(“‘你为什么还要回来?’‘我们老了,而且还在继续变老。’”)。每一个故事都以对前一个故事的讲述为基础,在各自看似独立的表象之下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尽管在大多数时候,人们都不得不在这些苦痛与生活的阴暗面里独自煎熬,却总有一个不经意的时刻,被来自他人的微小善意所拯救和安慰。
诚如读者所言,“斯特劳特不愧是一位敏锐又克制的旁观者……她笔下的人物似乎在说,我们的一生转瞬即逝,倘若要把这短暂年华过的丰盛、富足,人们则务必果敢坚定,绝不退缩”。
“在阅读本书时,我由衷希望你能暂时脱离自己的生活,试着去理解——顺便仔细看看——其他人的生活,他们可能拥有与你完全不同的人生。尽管如此,你们仍然对爱、对安全与归属感、对他人的友谊和包容保有相似的渴望,至于这种渴望以何种方式呈现,那并不重要。”(伊丽莎白·斯特劳特,《给读者的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