宗教与科学的区别 警惕绝对的真理(智人之上)书评-钻石棋牌
宗教与科学,作为人类历史上两种不同的知识体系,常常被拿来比较。这种比较不仅在于它们的内容和关注点不同,更在于它们在面对错误和修正时所采取的态度差异。
在尤瓦尔·赫拉利的新书《智人之上》中,专门探讨宗教教义与科学理论的修正机制,它们在面对变化和新知识时,表现出截然不同态度。
▶ 宗教教义的不可修正性
在宗教体系中,承认教义有错误几乎是不可想象的。以天主教会为例,宗教教义被视为永恒的真理,无法被直接修改。尽管随着时代的发展,天主教会的某些态度和行为确实有所改变,例如教会对原住民文化变得更加包容,对犹太人或女性的态度有所转变。
但这些变化从来不会被教会承认为教义的错误与修正。相反,教宗或教会常常将这些转变解释为对教义的正确理解,声称过去的误解源于个人或群体对教义的错误解读,而非教义本身有瑕疵。
换句话说,宗教修正的对象是对教义进行理解的人,而不是教义本身。
这种不可修正性可以说是宗教体系自我保护的一种机制。教义被认为是神圣的、不容置疑的,修改或承认错误会削弱教会的权威和信仰的稳定性。
因此,教会即便在回应外部压力或内部分歧时进行了调整,也从不公开承认这些调整是对教义的修正,而是重新诠释或回归所谓的“真正的教义”。
▶科学的自我修正机制
与宗教的不可修正性形成鲜明对比的是,科学的核心在于其自我修正的能力。科学之所以能够推动人类知识的进步,正是因为它容许对现有理论的质疑和挑战。科学家的工作基于“证据至上”的原则,一项理论如果得不到新证据的支持,就可能被修正甚至推翻。
科学界的机制不仅允许理论的修正,甚至鼓励这种修正。学者们要在学术界获得认可,往往必须发现现有理论的不足之处或提出新的解释。诺贝尔奖之类的科学荣誉,也从不会颁发给那些简单重复前人理论、不提出新见解的研究者。
科学的发展,依赖于学者们不断检验、反驳和完善现有的知识体系。
科学的进步逻辑是透明的和实证的。一项科学理论的提出,必须经过严谨的实验验证和广泛的同行评议。如果发现了新证据证明理论的不足,科学家们会坦然承认,并基于新发现提出更符合现实的解释。
这个过程不仅没有削弱科学的权威,反而通过不断修正强化了科学的可信度。
▶ “绝对真理”的危险
宗教以“神”的名义,将教义视为不容质疑的终极真理。虽然这种“神圣性”提供了稳定的道德和信仰基础,但它也常常阻碍新思想和社会变革。
从历史和科学的发展来看,并不存在所谓的“绝对真理”。例如,古代的地心说曾被视为不容置疑的宇宙真理,认为地球是宇宙的中心。然而,随着科学的进步,哥白尼的日心说推翻了这一理论,逐渐被证实为更符合天文学观察的真理。再到20世纪,爱因斯坦的相对论进一步扩展了我们对宇宙的理解,超越了牛顿经典力学的局限。
这些例子证明了人类认知体系的进步,核心在于自我修正。科学没有“绝对真理”,只有不断接近事实的理论。
值得警惕的是,在现代社会中,也有一些组织试图将自己塑造成不容置疑的真理化身,拒绝对自身进行反思和修正。任何试图垄断真理、不允许质疑的行为,可能都代表着某种形式的压迫。
一旦某个观念被神化为“终极真理”,它就不再允许多元的声音和思想的碰撞。这种封闭性,往往是社会停滞、压制创造力和进步的根源。
真正的进步,来自于不断质疑、不断修正,而非盲目崇拜某种被定为“绝对真理”的信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