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出版社:
原作名: geschwister tanner
译者:
出版年: 2023-8
页数: 263
定价: 69
装帧: 精装
isbn: 9787532791453
出版社:
原作名: geschwister tanner
译者:
出版年: 2023-8
页数: 263
定价: 69
装帧: 精装
isbn: 9787532791453
评价:
这本书的其他版本 · · · · · · ( )
以下书单推荐 · · · · · · ( )
- (爱玛·包法利)
- (张怒)
- (无心恋战)
- (上海译文)
- (杨四月)
谁读这本书? · · · · · ·
1小时前 想读
1小时前 想读
1小时前 想读
1小时前 读过
>
>
>
二手市场 · · · · · ·
- 有1060人想读,手里有一本闲着?
订阅关于唐纳兄妹的评论:
9 上海
大家让我高光这段讲工作的:“我热爱生活,但我不想追求伟大及卓越。那样的生活有什么好处呢: 经年累月坐在狭窄的书桌前,脊背过早地弯曲;满是皱纹的双手,苍白的面颊,磨破的工作日裤子,颤抖的双腿,肥胖的肚腩,受损的肠胃,秃顶的脑壳,愤怒而空洞无神的双眼,凹陷的额头,以及一个忠实于工作的傻瓜所拥有的意识。”
0 浙江
我觉得书中充满了作者的自我意识以及自我意识的重重镜像与回声,作者擅长写自己/表达自我但不擅长写别人…
0 北京
其实每个人都在过一种退而求其次的生活,我们一退再退,直到把自己压缩成一个最小的原子。因为作者写得太过熟悉,这些平庸琐碎的东西甚至会让读者感到厌倦,就像厌倦现代生活本身。读的过程中很分裂,既想骂西蒙,因为有一堆教做人的大道理可以讲,也有充分的理由讲,然而又觉得无话可说,难道我们对眼前的生活很满意吗?
0 上海
呵呵男同性恋
0 浙江
像一座教堂
0 上海
还是没法接受高山上的文字
0 天津
对西方文学的现代主义进程和德国文学的浪漫主义传统不感兴趣的读者,是否有足够多的意志力去欣赏这些毫无节制的自我剖白是存疑的,因为这部作品显然缺少一般性的阅读趣味。仅仅把小说的内容提炼为“不愿在重复性工作中浪费自己宝贵生命的年轻人的自白”又感觉缺了点什么(好像这么一说别人就不用看了)。作家继承了德国狂飙突进运动以降的漫游传统,只不过西蒙的漫游表现为不停的换工作、换住处罢了。瓦尔泽对后工业时代人类日常活... 对西方文学的现代主义进程和德国文学的浪漫主义传统不感兴趣的读者,是否有足够多的意志力去欣赏这些毫无节制的自我剖白是存疑的,因为这部作品显然缺少一般性的阅读趣味。仅仅把小说的内容提炼为“不愿在重复性工作中浪费自己宝贵生命的年轻人的自白”又感觉缺了点什么(好像这么一说别人就不用看了)。作家继承了德国狂飙突进运动以降的漫游传统,只不过西蒙的漫游表现为不停的换工作、换住处罢了。瓦尔泽对后工业时代人类日常活动中某种荒谬感的呈现——现代生活简直就是一个巨大的兵营——与卡夫卡是一脉的,如果说卡夫卡醉心于描画梦幻般的内心世界,那么瓦尔泽就是记录着自己信马由缰的直觉,他似乎没有做预言家的野心,只拥有难以抑制的表达欲。晚年的瓦尔泽曾经说过:一切文字都必须无拘无束地从我内心生长出来。这么看,他其实很早就在实践了~ ()
1 北京
开篇真的挺引人入胜,对日复一日重复工作的厌倦的几十年前的的先声。中后面却有点沦为流水账了,情绪也困在一种循环模式下;再者就文体而言,通篇的长篇独白流实在毫无节制。对比托马斯伯恩哈德的自传体小说,它缺少真正独属于自己的风格和文体。
0 北京
初读瓦尔泽。开篇对话很复古,走着走着就食之无味了起来,好像连续阴天几个月的欧洲
0 浙江
像一座教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