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社:
出品方: 磨铁·大鱼读品
原作名: i'm glad my mom died
译者:
出版年: 2024-9-6
页数: 376
定价: 52.00
装帧: 平装
isbn: 9787505757868
4星 46.5%
3星 14.1%
2星 0.7%
1星 0.0%
-
-
-
已在购书单
内容简介 · · · · · ·
海外狂销200万册,2022年美国图书市场大爆黑马
好莱坞童星的黑色逃妈史
私人 幽默 极端 大胆
我最难演的角色,是一个乖巧听话的女儿。
“一本书怎么可以如此欢乐又让人心碎。”
——珍妮·罗森,《高兴死了!!!》作者
【编辑推荐】
★引爆多个重量级书单,《纽约时报》畅销榜top10连续在榜两年。
★一部炫酷幽默的女性成长史!当原本的搭建者死去,如河重建一个自我。
★大胆真实又无比残酷的黑色逃妈史,剥开母女之“爱”的糖衣!
★刷新三观的好莱坞童星秘史大揭秘,体会明星背后不为人知的逼仄困境。
★极端炸裂的书写,以过来人的视角,有感知力、有同理心地讲述自己的创伤经历。
★国际知名插画师绘图,新锐设计师设计,美式复古风味十足。
【内容简介】
我是詹妮特·麦柯迪,我是一名童星,不对,我曾是一名童星。
六岁时,妈妈跟我说“你想演戏吗?你想成为妈妈的小演员吗?”...
海外狂销200万册,2022年美国图书市场大爆黑马
好莱坞童星的黑色逃妈史
私人 幽默 极端 大胆
我最难演的角色,是一个乖巧听话的女儿。
“一本书怎么可以如此欢乐又让人心碎。”
——珍妮·罗森,《高兴死了!!!》作者
【编辑推荐】
★引爆多个重量级书单,《纽约时报》畅销榜top10连续在榜两年。
★一部炫酷幽默的女性成长史!当原本的搭建者死去,如河重建一个自我。
★大胆真实又无比残酷的黑色逃妈史,剥开母女之“爱”的糖衣!
★刷新三观的好莱坞童星秘史大揭秘,体会明星背后不为人知的逼仄困境。
★极端炸裂的书写,以过来人的视角,有感知力、有同理心地讲述自己的创伤经历。
★国际知名插画师绘图,新锐设计师设计,美式复古风味十足。
【内容简介】
我是詹妮特·麦柯迪,我是一名童星,不对,我曾是一名童星。
六岁时,妈妈跟我说“你想演戏吗?你想成为妈妈的小演员吗?”其实我对演员毫无概念,但是我同意了,我最爱的妈妈是不会欺骗我的。
闪光灯、欢呼声、蜂拥而至的追求者,这是你想象出来的画面,是吗?但我要告诉你的是,焦虑、羞耻、疾病、自我厌恶,这才是我生活的底色。
此后,我的生活里就只有无尽的试戏,控制热量,严格的私处检查、交际监控。“你这个小骚货,到处乱搞的下流坯”,这样骂我的人是我的妈妈,在她发现我和一名男性约会后,而当时的我已经成年了。
我真的出名了,然后,我的妈妈死了。
该怎么说明这一切呢?我恨她,我想逃离她,我想我早就等着这一天吧。
但是,我也好想她。
“我觉得她不值得我流泪和伤心,因为她虐待过我,这种简单的逻辑让我好受很多。时至今日,我觉得我终于可以只想念她了,通过写作这本书,我治愈了我的创伤。”
——作者 詹妮特·麦柯迪
“这是一部愤怒、悲伤、勇敢、知性、诚实、令人心碎和完全信服的作品。麦柯迪以敏锐的洞察力和惊人的同情心写就了本书。无论是展示功能障碍、饮食失调的折磨,还是儿童明星的心灵迷惘,麦柯迪都将读者带入了一个外人往往无法了解的环境。这是一个优秀的成长故事,就像作者一样无所畏惧。”
——劳伦·霍夫,《纽约时报》畅销书《离开不是最难的事》作者
我妈走后,我终于成了一个正常人的创作者 · · · · · ·
-
作者
-
译者
作者简介 · · · · · ·
詹妮特·麦柯迪,出生于1992年,6岁开始在妈妈黛博拉的引导下试镜广告,后来也为电视剧、电影跑龙套、演配角,和汤姆·汉克斯、哈里森·福特等著名演员共演。
2007年,15岁的詹妮特因为出演《网络小主播》主角山姆·帕克特一角崭露头角,成为美国炙手可热的童星。2013年, 詹妮特的母亲黛博拉去世。2018年,不堪精神疾病和饮食问题困扰的詹妮特退出舞台,致力于写作、导演、电台播客工作。
薛玮,教书匠,译有《人性的枷锁》《契诃夫短篇小说选》等。作为被工作、家务、带娃填满生活的高校教师,文字能让我伸头喘口气。
目录 · · · · · ·
此前
此后
鸣谢
此前
此后
鸣谢
· · · · · · ()
原文摘录 · · · · · · ( )
-
i feel like the world is divided into two types of people - people who know loss and people who don't. and whenever i encounter someone who doesn't, i disregard them. () 1赞2023-06-03 06:17:56 -
why do we romanticize the dead? why can't we be honest about them? especially moms. they're the most romanticized of anyone. moms are saints, angels by merely existing. no one could possibly understand what it's like to be a mom. men will never understand. women with no children will never understand. no one but moms know the hardship of motherhood, and we non-moms must heap nothing but praise upon moms because we lowly, pitiful non-moms are mere peasants compared to the goddesses we call mothers. () 1赞2023-06-03 06:17:56
>
喜欢读"我妈走后,我终于成了一个正常人"的人也喜欢的电子书 · · · · · ·
-
22.00元
-
24.00元
-
32.20元
-
34.80元
-
38.99元
喜欢读"我妈走后,我终于成了一个正常人"的人也喜欢 · · · · · ·
短评 · · · · · · ( )
>
我妈走后,我终于成了一个正常人的书评 · · · · · · ( )
这篇书评可能有关键情节透露
怎样才能不加矫饰地书写自己原生家庭中的虐待、冷暴力与代际创伤? 詹妮特·麦柯迪的答案是:等我妈死了就好了。 在其母亲去世的9年后,童星出身的詹妮特提笔写下了这本坦率大胆而尖锐的回忆录《我妈走后,我终于成了一个正常人》。 一经出版,此书便成为当年大爆的黑马,海外... ()这篇书评可能有关键情节透露
妈妈躺在病床上,我们想着轮流唤醒她,他们的理由我觉得都不太可能,只有我,我的理由可以让她醒过来,我告诉她我已经瘦到她要求的体重了,可是她还是没醒,我意识到,她真的走了。 在我过生日的时候,她送给我一件衣服,是当时火热的动漫角色的衣服,但是是反派,我不喜欢,可... ()>
论坛 · · · · · ·
当前版本有售 · · · · · ·
在线试读 :


这本书的其他版本 · · · · · · ( )
-
8.2分 319人读过
-
暂无评分 5人读过
-
暂无评分
以下书单推荐 · · · · · · ( )
- (大鱼读品)
- (普照)
- (磨铁图书)
- (磨铁图书)
- (如峻峰)
谁读这本书? · · · · · ·
>
>
>
二手市场 · · · · · ·
- 有1452人想读,手里有一本闲着?
订阅关于我妈走后,我终于成了一个正常人的评论:
1 北京
麦柯迪这本回忆录分为两部分,前一部分回顾了她作为儿童演员的成长经历(成为演员很大程度上是顺从母亲的意愿),后一部分母亲去世,她陷入精神疾病和饮食失调的深渊,走上一条漫长的疗愈之路。代际困境常常外显为女性之间的冲突,尤其是母女矛盾,但这绝不能仅仅归咎于女性,它是一整套系统结下的果实,但无论如何,最终的和解或走出只能由受害的女儿/母亲独自完成。麦柯迪在书的最后写:“我想起了妈妈。我不想变成她。我不想靠... 麦柯迪这本回忆录分为两部分,前一部分回顾了她作为儿童演员的成长经历(成为演员很大程度上是顺从母亲的意愿),后一部分母亲去世,她陷入精神疾病和饮食失调的深渊,走上一条漫长的疗愈之路。代际困境常常外显为女性之间的冲突,尤其是母女矛盾,但这绝不能仅仅归咎于女性,它是一整套系统结下的果实,但无论如何,最终的和解或走出只能由受害的女儿/母亲独自完成。麦柯迪在书的最后写:“我想起了妈妈。我不想变成她。我不想靠吃谷物棒和蒸蔬菜过活。我不想一辈子来回看的都是《女性世界》杂志时尚与减肥那几页。妈妈没能变得更好,但我能。” ()
0 河南
爱与伤害,非虚构
0 江苏
控制欲强的妈妈,让女儿成为童星。很窒息。还好,她走出来了,她写这本书正面面对这件事对自己也是一种疗愈。
1 天津
这本书不仅是一部个人成长史,更是一次对母爱、控制与自我救赎的深刻探讨。
0 湖北
被掌控的前半生,在妈妈不在后,突破禁锢找回自我。
0 广东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生活,请把孩子的人生还给孩子。 愿我们都能活出自己的精彩,爱自己也勇敢做自己?
0 黑龙江
虽然没有原谅母亲,但是她已放过了自己。这一句“我不会再来了”,即是告别,也是灵魂上的自我救赎。
0 辽宁
文笔一般,书名噱头太大,内容还凑合
0 加拿大
震撼。震惊。痛心。
0 黑龙江
她用文字勇敢地去揭开母女相处的伤疤,生命中的那粒盐,让她重新审视和掌控自己的人生!文字的表象透露着灰色幽默,但字里行间却勾勒出心灵深处无声的哭泣。与其说这是一部童星成长史,不如说这是一部在恨与爱之间自我救赎的人物传记。随着年龄的增长,尽管长期倍受母亲的操控,但她逐渐意识到自我价值的存在与必要,她自我觉醒,挣扎着走出泥淖。期间让人不忍卒读到心痛流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