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社:
原作名: combats et métamorphoses d'une femme
译者:
出版年: 2024-8
页数: 120
定价: 42
装帧: 精装
丛书:
isbn: 9787532795581
4星 40.9%
3星 23.1%
2星 2.7%
1星 2.2%
-
-
-
已在购书单
内容简介 · · · · · ·
⭐️她被剥夺了自己人生中的一切事件,事件只能通过我爸降临于她。她没有了自己的故事;她的故事注定只能是他的故事。
⭐️90后当红作家,师从《回归故里》作者迪迪埃·埃里蓬,诺贝尔文学奖得主安妮·埃尔诺评价其作品“充满力量,充满心惊肉跳的真相”。
⭐️爱德华·路易笔下的法国颠覆了我们的认知,法国不再是浪漫的代名词,它充斥着贫穷、暴力、偏见、未婚生子、辍学,底层人民在生存边缘挣扎,他们的生活只有无尽的苦难和绝望。爱德华·路易带你了解一个不一样的、真实的法国。
当我第一次看到我妈年轻时候的照片,我才意识到:她也自由过,怀揣过梦想。她想要成为厨师,但因为怀孕而中断了学业,接着结婚生子,离婚再婚。
我记忆中的母亲成天围着锅碗瓢盆打转,我不想让同学老师知道这人是我的母亲。我希望换个妈妈,换个更爱笑,更阳光的妈妈。我逃离了她还有原生家庭,跑到巴黎去读书。沉默在我俩之间...
⭐️她被剥夺了自己人生中的一切事件,事件只能通过我爸降临于她。她没有了自己的故事;她的故事注定只能是他的故事。
⭐️90后当红作家,师从《回归故里》作者迪迪埃·埃里蓬,诺贝尔文学奖得主安妮·埃尔诺评价其作品“充满力量,充满心惊肉跳的真相”。
⭐️爱德华·路易笔下的法国颠覆了我们的认知,法国不再是浪漫的代名词,它充斥着贫穷、暴力、偏见、未婚生子、辍学,底层人民在生存边缘挣扎,他们的生活只有无尽的苦难和绝望。爱德华·路易带你了解一个不一样的、真实的法国。
当我第一次看到我妈年轻时候的照片,我才意识到:她也自由过,怀揣过梦想。她想要成为厨师,但因为怀孕而中断了学业,接着结婚生子,离婚再婚。
我记忆中的母亲成天围着锅碗瓢盆打转,我不想让同学老师知道这人是我的母亲。我希望换个妈妈,换个更爱笑,更阳光的妈妈。我逃离了她还有原生家庭,跑到巴黎去读书。沉默在我俩之间滋长,隔阂越来越大。
步入中年的她最终和我父亲离婚了,她要重新为自己而活。我回忆起儿时的点点滴滴,她平凡普通,但她坚忍不拔,支撑起了一个贫穷的家,尽其所能来爱我。
一个女性的抗争和蜕变的创作者 · · · · · ·
-
作者
-
译者
作者简介 · · · · · ·
爱德华·路易,2014年发表首作《和艾迪·贝乐盖勒做个了断》,引起法国文坛关注。目前作品被翻译成三十多国语言,成为了国际文坛上不容忽视的新生代作家。爱德华·路易承袭了安妮·埃尔诺和迪迪埃·埃里蓬的写作风格,以自身经历为基础揭示与反思法国社会存在的根本问题。在他看来,写作,写下自己和家人的故事,就是在抗争。
原文摘录 · · · · · · ( )
-
人们对我说文学决不应试图解释,只能描绘现实,而我想通过写作解释并理解她的人生。 人们对我说文学决不应自我重复,而我只想书写同一个故事,一遍又一遍,反复写,直至它能够让人一窥其真相片段,一个洞接一个洞地挖,直至隐藏于后的东西开始渗出。 人们对我说文学决不应像感觉的堆砌,而我写作只为让身体无法表达的感觉喷涌而出。 人们对我说文学决不应像政治宣言,而我磨快我的每个句子就像磨快刀刃。 因为我现在知道,他们构建了他们所谓的文学,与她这样的人生和身体为敌。因为我如今知道,写她,写她的人生,就是在为抗击文学而写。 () 2赞2024-08-21 17:06:02 —— 引自第13页 -
一夜,将近次日一点,我在客厅边上的房间睡觉,她和我爸还有邻居在客厅里吃喝玩乐,放起了歌,把我吵醒了。我起床,眼睛依旧半闭着,口干舌燥,走进我妈和其他人所在的房间,我看见她平静的面容,我大吼:停下,关掉这音乐!但这一次她没有像另外几次那样无视我。她的眼睛里溢满愤怒的泪水,她关掉音乐,叫道:他妈的你们怎么就从来不肯让我在这狗屎的日子里哪怕幸福一回!!!!!!我为什么就没有幸福的权利?? … 我太习惯在家中看到一个郁郁寡欢的她,她脸上流露出的幸福在我看来就像个丑剧、骗局、谎言,必须尽快揭穿。 () 2赞2024-08-21 17:06:02 —— 引自第20页
>
豆瓣成员常用的标签 · · · · · ·
丛书信息 · · · · · ·
喜欢读"一个女性的抗争和蜕变"的人也喜欢的电子书 · · · · · ·
-
28.99元
-
29.40元
-
5.04元
-
32.20元
-
34.80元
喜欢读"一个女性的抗争和蜕变"的人也喜欢 · · · · · ·
短评 · · · · · · ( )
>
一个女性的抗争和蜕变的书评 · · · · · · ( )
这篇书评可能有关键情节透露
作者爱德华.路易是法国颇有人气的作家,在中国还是最近才被部分读者所知,对于女性主义的看法其实是对公平向往的追求,每个人都想希望成为社会中完整的自我。 法国女性的地位,就像爱德华路易的母亲那样处于孤立格局,依靠丈夫的名义去工作,工作量巨大,作为医生的妻子,她们... ()这篇书评可能有关键情节透露
不得不感慨,作者的敏感,从作者“我所是的人”的表达,就开始认定这个人是多么敏感,又多么谨慎……… 在回到在描述她的故事时,一气呵成仿佛把记忆原原本本搬到了文字中,这个记忆又不带多余的解释,就是突然想到,记录,又想起某件事情,记录………平凡朴实的文字,敏锐的洞... ()这篇书评可能有关键情节透露
au début du mois d’avril, le nouveau roman, intitulé combats et métamorphoses d’une femme, d’édouard louis a vu le jour aux éditions du seuil après y avoir publié ses trois premiers romans, traduits dans une trentaine de langues. comme le titr... ()这篇书评可能有关键情节透露
这本书很小、很薄,字和间距还挺大,昨天下午收到的书,洗完澡的睡前,就差不多能读完(哄闺女睡觉的日程耽误了这本书的最后几页)。 我开始了犹豫与纠结,因为我并不喜欢爱德华·路易讲述这个故事的方式——它像是一种特殊的意识流,嘈杂、混乱、带着不顾他人感受的任性;但我... ()>
论坛 · · · · · ·
当前版本有售 · · · · · ·
在线试读 :


这本书的其他版本 · · · · · · ( )
-
暂无评分 9人读过
-
暂无评分 5人读过
以下书单推荐 · · · · · · ( )
- (上海译文)
- (bird)
- (零度)
- (鹿小羽)
- (与影牵手)
谁读这本书? · · · · · ·
>
>
>
二手市场 · · · · · ·
- 有2043人想读,手里有一本闲着?
订阅关于一个女性的抗争和蜕变的评论:
0 江苏
书的腰封已经提示我们了,迪迪埃·埃里蓬,安妮·埃尔诺,读的时候就能发现有他们的风格,但也不是他们,就像胡安焉在豆瓣上评论的,我觉得写的很好,当然书里的内容也让我思考良多。
2 广西
书里关于法国乡镇严峻的厌女和恐同情况,让人不忍看到所谓浪漫法国的b面。从妈妈年轻时候的一张照片开始叙述的口吻像极了安妮·埃尔诺,而性向和阶级交叉的自我剖析,也可见接棒迪迪埃的尝试。现在大陆难以出现正面表达lgbtq的影像,似乎只能在书本里找到这些叙事容身的空间,哪怕这些书营销上都淡化性少数的身份痕迹。悄悄记下仍在推出lgbtq书籍的出版社/图书公司/编辑。
6 四川
从安妮•埃尔诺到迪迪埃•埃里蓬再到爱德华•路易,像是薪火相传的社会学向文学领域的尝试,甚至是权利诉求——这一点在爱德华•路易身上比较明显——向文学领域的尝试,用具体的形象、亲身的经历和个人的感情等一点点替代掉抽象的分析、学术的话语和口号宣言等,在我看来是对文学的一种丰富和拓展。而作者抗击的“他们构建的文学”,可能只是部分重视文体和语言艺术的作家的越出边界的主张。我很喜欢这本书,同时也可能喜欢作者“... 从安妮•埃尔诺到迪迪埃•埃里蓬再到爱德华•路易,像是薪火相传的社会学向文学领域的尝试,甚至是权利诉求——这一点在爱德华•路易身上比较明显——向文学领域的尝试,用具体的形象、亲身的经历和个人的感情等一点点替代掉抽象的分析、学术的话语和口号宣言等,在我看来是对文学的一种丰富和拓展。而作者抗击的“他们构建的文学”,可能只是部分重视文体和语言艺术的作家的越出边界的主张。我很喜欢这本书,同时也可能喜欢作者“抗击”的那些作家的书。 ()
0 北京
看完想买原版看看排版(中国的出版“规范”应该/绝对影响了文体
18 北京
虽然和《一个女人的故事》是一样的题材,也试图采用简洁、精确的笔触进行撰写,但对标安妮·埃尔诺还是算了,给我的感受差太多了。考虑到母女关系和母子关系在复杂程度和痛苦程度上的区别,这种深刻性的缺失倒也合理,毕竟,对女孩来说,母亲的人生是她将一生试图逃避的命运,对男孩而言,只是一段他曾经抛弃如今又捡起来哀悼的记忆。全文最中肯的大概就是这句:“儿子面对母亲,即便他是儿子,也仍旧是一个男人面对一个女人。”
0 北京
「我太爱我的自由了。我得到了,我再也不会放手」
0 辽宁
婚姻带给女性的是什么,极少数人拥有幸福的答案。当然落脚点并不在女性身上,而是极大多数男性没有支撑起家庭的能力,更遑论为他们的妻子遮风挡雨。同样的,极大多数女性也不具备养家糊口能力的同时还能温柔呵护子女,并且严丝合缝地抵御周遭的窥视。母亲是女人,但不是神人。(这段话是我的思考,不是从书中提取的立意,作者写的很烂是真的!
0 意大利
非虚构哪有那么容易写。
0 浙江
男人,别再拿女性解放当题材写母亲了,会用男同性恋和女性处境相提并论就能证明你什么都不懂,而这堆流于表面和标签的描述更能证明你什么都不懂……更别说这本书本身就潦草得像离死线三个小时砸键盘赶出来的作品,前半段尽管碎片浮浅但尚能阅读,后半段就纯属明目张胆地胡扯。诗集两万多字都算薄的了,这种质量的东西写两万多字就出一本书,怎么敢的啊?
0 四川
哭死我算了,身边好多这样的女性。而不成为这样的女性,就可能是一个不婚不育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