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社:
出品方:
原作名: 欧洲文明的进程
出版年: 2024-5
页数: 496
定价: 138.00
装帧: 精装
isbn: 9787201204369
4星 11.1%
3星 0.0%
2星 0.0%
1星 0.0%
-
-
-
已在购书单
内容简介 · · · · · ·
欲谈开放、接轨,必应了解和研究欧洲文明。不了解欧洲,至少这个世界的一半,你就了解不了。
欧洲文明从何开始?欧洲文明如何发展?欧洲何以在近代领先世界?中世纪给欧洲带来了什么?
文艺复兴在欧洲史的地位为什么如此尊崇?研究欧洲对当今中国有什么意义?
陈乐民在本书中对以上问题一一作了解答,本书是陈乐民有关欧洲文明的学术心血,也是《欧洲文明十五讲》的延伸和细化。
全书先从【文明】的概念讲起,开宗立义,从欧洲文明的源头入手,从中世纪展开,厘清民族国家、欧洲的观念,并从革命、商业、工业化、政治等方面,把欧洲文明的脉络和骨骼展示在读者面前。
作者从文明的角度讲欧洲,剖析的是欧洲历史事件的精神内核,其目的在于以欧洲的发展为鉴,思考中国的发展方向,正所谓【探索“欧洲何以为欧洲”, 而始终怀有“中国何以为中国”的问学情结】,学者风采,可见一斑。
本书原名《欧洲文明扩张史》...
欲谈开放、接轨,必应了解和研究欧洲文明。不了解欧洲,至少这个世界的一半,你就了解不了。
欧洲文明从何开始?欧洲文明如何发展?欧洲何以在近代领先世界?中世纪给欧洲带来了什么?
文艺复兴在欧洲史的地位为什么如此尊崇?研究欧洲对当今中国有什么意义?
陈乐民在本书中对以上问题一一作了解答,本书是陈乐民有关欧洲文明的学术心血,也是《欧洲文明十五讲》的延伸和细化。
全书先从【文明】的概念讲起,开宗立义,从欧洲文明的源头入手,从中世纪展开,厘清民族国家、欧洲的观念,并从革命、商业、工业化、政治等方面,把欧洲文明的脉络和骨骼展示在读者面前。
作者从文明的角度讲欧洲,剖析的是欧洲历史事件的精神内核,其目的在于以欧洲的发展为鉴,思考中国的发展方向,正所谓【探索“欧洲何以为欧洲”, 而始终怀有“中国何以为中国”的问学情结】,学者风采,可见一斑。
本书原名《欧洲文明扩张史》,后更名为《欧洲文明的进程》,原版豆瓣评分高达9.7,深受读者喜爱,是读懂欧洲不可不读的好书。
作者简介 · · · · · ·
陈乐民(1930—2008)
欧洲问题研究专家,曾任中国社会科学院欧洲研究所所长、研究员,中国欧洲学会会长。著有《戴高乐》《欧洲观念的历史哲学》《撒切尔夫人》《东欧巨变和欧洲重建》《欧洲文明十五讲》《欧洲文明的进程》《欧洲与中国》《在中西之间——自述与回忆》等书。
陈乐民是欧洲研究学界第一位提出建立“欧洲学”的学者,也被誉为中国国际问题研究学界“最具人文精神的学者”。
周弘(1952—)
周弘,比较历史学博士,中国社会科学院欧洲研究所研究员(博士研究生导师),中国社会科学院学部委员,国际学部主任,前任欧洲研究所所长,第十二、十三届全国人大代表,人大外事委员会委员。主要编著有:《福利的解析》、《国外社会福利制度》(主编)、《对外援助与国际关系》(主编)、《欧洲发展报告》(1997~2001)(主编)等。
目录 · · · · · ·
第一章 欧洲文明之源
希腊:精神和智慧
罗马法与罗马文明
基督教的传播和罗马帝国的瓦解
第二章 中世纪(一)——欧洲文明的制度萌芽
· · · · · · ()
第一章 欧洲文明之源
希腊:精神和智慧
罗马法与罗马文明
基督教的传播和罗马帝国的瓦解
第二章 中世纪(一)——欧洲文明的制度萌芽
欧洲封建制及其历史意义
中世纪的商业文明与商业扩张
封建制的衰落与君主制的兴起
第三章 中世纪(二)——基督教文明及其扩张
中世纪的基督教哲学
中世纪的基督教教会与十字军东征
基督教与新时代
第四章 民族国家——近世欧洲政治文化特征之一
泛说“民族国家”观念
近代政治学的创始人:马基雅维利和霍布斯
从黑格尔国家学说看欧洲
欧洲东部:首先是民族解放
第五章 “欧洲观念”——近世欧洲政治文化特征之二
“欧洲观念”(idea of europe)的三个来源
圣皮埃尔关于“欧洲联盟”的构想和卢梭的评论
康德的历史哲学
“欧洲观念”在19世纪
第六章 思想解放——人性的解放,理性的解放
告别中古:文艺复兴
向教会权威挑战
沉思的17世纪
启蒙运动:理性之光7
第七章 革命
荷、英革命
法国革命
英、法革命的比较
1848年革命
1871年“巴黎公社”
第八章 无商不富
商业的重要性9
“商业帝国”尼德兰
英国式“重商主义”
法国:“重商主义”的重镇
第九章 工业化、科学与近代欧洲
“工业革命”与近代欧洲
从蒸汽机开始
科学与近代欧洲
第十章 19世纪的欧洲政治
欧洲俯瞰
欧洲的民族主义
殖民帝国
英国经验与欧洲民主
19世纪的社会主义思潮
第十一章 昨天的欧洲
20世纪的欧洲是各种近代政治理论的“实验室”
理性与经验结合的产物:当代欧洲文明的创举
第十二章 欧洲与世界
引言
欧洲文明在欧洲空间的流动
欧洲文明走向印度洋
欧洲文明与日本
西亚、非洲、拉美
从“欧洲文明”到“欧美文明”
第十三章 欧洲与中国
中西文化各自的历史背景
中西文化不同的“思想底格”
“全球化”进程中的中西文化态势
比较和超越比较
中国从何时开始落后于西方
· · · · · · ()
原文摘录 · · · · · · ( )
-
17世纪以来的欧洲精神状态,就是以“人”为本位、以世俗的观念为推动的“人”的本位,在曲折地但顽强地表现出来,一点一点地在摆脱旧的精神枷锁。笛卡儿的“新方法”只能在宗教革命以后、在自然哲学不断取得进展的情况下出现。如果环境更宽松、宽容一些,没有“宗教裁判所”之类对伽利略等的迫害,也许笛卡儿的大胆怀疑精神会走得更远些。但无论如何,人的思想已开始发酵,这是思想解放的开端。培根和笛卡儿未必自觉地意识到他们已经为通向新的觉醒开启了一条必定要延伸下去的通道。 顺着这条思路寻思下来,会清晰地发现近代欧洲精神领域的一个带有根本性的走向、就是一步一步地摆脱神的束缚。这个进程当然是不自觉地,而且不能说这个进程确切地始于何时,因为任何思维的运动只有笼统的阶段性,某一阶段的思想状况必是以前的思想活动积累推进而成的。从“人”从“神”的束缚下获得解放,或从人性的解放的社会意义来看,17世纪的哲人们的确起了为新时期报晓的作用。 17世纪也可以说是方法论觉醒的世纪,前此的形而上学关注的问题,归根到底是本体论问题,几乎不存在认识论、方法论的问题。17世纪则开始由论证神的存在问题入手进入了认识的领域。黑格尔说,世纪在方法论上有两大流派,一是英国的经验派,一是大陆的从思维、从内心出发的理性思辨派。这两派都各有自己久远的历史渊源,到17世纪而形成气候。一般说来,经验主义重感官知觉、重亲身经验;理性思辨重心智推理。然而在发展过程当中并不是相互没有影响,只是出发点和侧重点有明显的区别。重要的在于,无论是经验主义还是理性主义,对经院哲学来说,都意味着方法论的觉醒和革命;就是说,不再是以“神”为本位、用“神”的眼光去观察世界,而是自觉或不自觉地以人的体验、人的独立思维为本位,自觉或不自觉地用“人”的眼光去从世界本身认识世界。 () 2020-10-11 16:22:33 —— 引自第166页 -
因此,不妨把认识和信仰的关系的变化,分成以下四段:第一段中世纪的时候,认识是完全服从于信仰的,上帝决定一切,认识没有独立于信仰的功能。到中世纪后期,开始了第二段,渐渐地,认识脱离了信仰;起先是不自觉地脱离,这个过程很长,像哥白尼、布鲁诺、伽利略这类科学家都是不自觉地使认识脱离信仰。笛卡儿向前迈出了大步,是第三段。在这一段里,物理学和神学实际上分开了,马克思说笛卡几搞物理学时是唯物的,讲神学时又是唯心的。列宁说菜布尼茨是通过神学接近了物质和运动有着不可分割的联系的原则。马克思和列宁这样说,都是要说明,笛卡儿和他的继承人比哥白尼等更进一步使认识脱离了信仰。不过,他们也还没有达到自觉的程度。比较自觉地把认识和信仰分开的,是启蒙运动时期才有的事。这是认识历程的第四段,就像康德所建议的,在大学里把宗教教育交给神学系,而另立哲学系“作为神学系的反对派”。康德因此受到了官方的遣责,不许他再议论“神学”。 () 2020-10-11 16:38:06 —— 引自第174页
>
喜欢读"欧洲文明的进程"的人也喜欢的电子书 · · · · · ·
-
18.00元
-
65.40元
短评 · · · · · · ( )
>
欧洲文明的进程的书评 · · · · · · ( )
这篇书评可能有关键情节透露
这本由陈乐民先生与周弘教授合著(前三章)而成的书,既阐述了欧洲文明的起源、成因、发展和扩张的进程,也谈到了欧洲与中国的关系。让我们能迅速看清“全球化”进程中的中西文化态势。“知己知彼,百战不殆。” 陈乐民先生(1930-2008)是中国欧洲学研究的开创者,是第一位提... ()这篇书评可能有关键情节透露
本书原名《欧洲文明扩张史》,首版在1999年由上海东方出版中心出版,后经陈乐民先生增删修改,出为此书,书名亦改为此。由三联书店,2014年出版。 陈乐民先生,祖籍浙江绍兴,生于北京。欧洲问题专家,中国社会科学院欧洲研究所研究员、前所长。欧洲学会原会长。先生一直倡导把... ()这篇书评可能有关键情节透露
近期抽空在工作间隙读完两本有关“欧洲扩张”的非虚构类读物,都很喜欢。其中之一就是这本陈乐民先生的《欧洲文明的进程》。 陈乐民先生之所以写下这本书,目的是说明欧洲文明是在怎样的历史人文条件下成长、发展和向外扩张的,从而探讨欧洲文明的特殊成因和内涵,并以此为参照... ()>
论坛 · · · · · ·
当前版本有售 · · · · · ·
这本书的其他版本 · · · · · · ( )
-
8.1分 156人读过
-
8.6分 72人读过
-
-
9.7分 35人读过
-
以下书单推荐 · · · · · · ( )
- (铭旸)
- (单向度的人)
- (安迪合罕大皇帝)
- (xdahaka)
- (suspended)
谁读这本书? · · · · · ·
>
>
>
二手市场 · · · · · ·
- 有338人想读,手里有一本闲着?
订阅关于欧洲文明的进程的评论:
0 湖北
从历史的维度看欧洲文明的发展和变化,更能体会到它的特点和实质,了解它的前世今生,能帮我们更好的认识周边的世界,从欧洲文明的发展中可以窥见一些不同维度的东西,它山之石,可以攻玉。
0 江苏
从分析文化和思想的角度入手,写的较为深入,对读者一定门槛,但若非作者的笔力,想必更难理解。
0 江苏
虽然不同意作者的某些观点,但这部书依然很好地梳理了欧洲文明从发源到蛰伏,再到兴起的历史鉴表,也解答了困扰我许久的一些疑问。
5 北京
看的是欧洲,想的是中国 能看出陈先生的赤子之心
0 安徽
通俗易懂的科普读物。陈乐民老师的文字一直以来给我以传统知识分子的印象。简洁深刻、幽默风趣、逻辑清晰,不难窥见深厚的知识底蕴。既能学到知识,串联以往记忆,又能引起思考。 很适合入门的一本书,比起之前读过的《欧洲文明十五讲》更系统。感觉不管是像我这样忙闲了想读点历史的工作党,还是有一定基础的本科、高中生,都可以从中获得不错的阅读体验。
0 北京
这本《欧洲文明的进程》的两位作者都是深耕欧洲历史数十载的专家学者,陈乐民先生是欧洲问题研究专家,周弘先生是社科院欧洲研究所研究员。这本书在两位著名专家的强强联手下,把欧洲何以为欧洲,以及欧洲整个文明发展的过程展现在读者面前。
2 湖北
作者既阐述了欧洲文明的起源、成因、发展和扩张的进程,也谈到了欧洲与中国的关系。让我们能迅速看清“全球化”进程中的中西文化态势。以欧洲的发展为鉴,走好中国自己的发展道路。整本书,都彰显着陈乐民先生的爱国之心。
0 浙江
可以全面了解欧洲文明的大部头著作
0 江西
作者的切入点非常巧妙,文字功底也十分了得。文章是从人文的角度徐徐展开,“从文明史的观点看欧洲”以哲学的角度再引申到科学的剖析。近代欧洲精神领域的一个根本性的走向,就是从“神学”逐渐走向了哲学,乃至科学。
0 河北
之前看过欧洲文明15讲,这本书也想看看,读完发现,还是那种既有深度又很好读的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