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社:
出品方:
副标题: 熙宁变法的源起、流变及其对南宋历史的影响
出版年: 2024-6-9
页数: 512
定价: 98
装帧: 精装
丛书:
isbn: 9787547324196
4星 28.3%
3星 7.5%
2星 0.0%
1星 0.0%
-
已在购书单
内容简介 · · · · · ·
北宋的政治史基本上以两大问题为中心,一是对外关系,二是改革运动,而这两大问题又相互牵连。在对外的情势上,北宋承受着辽、夏强敌的威胁,当外患进逼时,让人警觉到内忧。由于华夏对外一向有“修德来远”的主张,北宋在取得对外和平的同时,也可能进一步从内政上反省致弱的原因,把“修德 来远”的意义从维持和平的消极态度,转化为改革内政的积极要求。
《北宋改革与变法》主要爬梳北宋庆历改革与熙宁变法的缘由、实施内容及其施政阻力与偏失,进而探究熙宁变法与北宋晚期党争激烈化之间的关系,以及新法对于南宋历史的影响。本书将带领读者一窥庆历改革与熙宁变法在宋史中所扮演的角色,并借此说明这两次改革事件是把握北宋政治史概观的核心议题。
------------
⭐积二十六年之功,历时五年反复打磨修改,得以成书。
台湾大学历史系教授梁庚尧,以其在台湾大学历史系讲授的“北宋改革与变法”课...
北宋的政治史基本上以两大问题为中心,一是对外关系,二是改革运动,而这两大问题又相互牵连。在对外的情势上,北宋承受着辽、夏强敌的威胁,当外患进逼时,让人警觉到内忧。由于华夏对外一向有“修德来远”的主张,北宋在取得对外和平的同时,也可能进一步从内政上反省致弱的原因,把“修德 来远”的意义从维持和平的消极态度,转化为改革内政的积极要求。
《北宋改革与变法》主要爬梳北宋庆历改革与熙宁变法的缘由、实施内容及其施政阻力与偏失,进而探究熙宁变法与北宋晚期党争激烈化之间的关系,以及新法对于南宋历史的影响。本书将带领读者一窥庆历改革与熙宁变法在宋史中所扮演的角色,并借此说明这两次改革事件是把握北宋政治史概观的核心议题。
------------
⭐积二十六年之功,历时五年反复打磨修改,得以成书。
台湾大学历史系教授梁庚尧,以其在台湾大学历史系讲授的“北宋改革与变法”课程的讲稿为基础,内容取材于研究心得与学术界已有的新研究成果,精心整理编著成书,研究细致绵密,多有新见。
⭐以国家财政、国内政争与对外关系三者的相互作用,贯串全书。
庆历改革与熙宁变法是北宋政治史上的重大事件,而这两次政治事件的产生背景与后续影响,除了牵连到国内政争与对外关系之外,又与财政、社会密切相关,因改革与变法而实施的各项政策,也直接或间接地关系到政治法治与社会经济,因而国家财政、国内政争与对外关系三者的相互作用,贯串整本书。
⭐以熙宁变法为主体,涉及变法的台前幕后。
庆历改革与熙宁变法是宋代历史上的重大事件,向来是认识北宋历史的主轴,所以在中国通史或宋史的书中都会论及。本书对于这两件前后关联的重大事件,在讨论时是以熙宁变法为主体,而把庆历改革视为熙宁变法的前奏,同时论及元祐年间以后至宣和末年的后续反复演变。
⭐聚焦于财政与军政两大领域。
庆历改革与熙宁变法以理财为核心,财政史研究细碎繁复,尤其是基层运作中的零零总总,加深了阅读时的细密感;军政方面推行保甲法的目的,是使保甲渐习为兵,从而减少禁军对财政压力。
⭐新法对南宋的影响尤具价值。
得益于近年来相关研究成果渐多,本书还讨论到过去通史或断代史书籍一般较少论及的新法对南宋财政、政策与制度的影响:财政进一步中央集权、保甲法演变为保伍制、方田均税法对经界法的影响以及其他政策、制度对新发的承袭与变化等。
北宋的改革与变法的创作者 · · · · · ·
-
作者
作者简介 · · · · · ·
梁庚尧,当代著名历史学家。祖籍广东新会,1948年生于广州,1956年定居台北。台湾大学历史系学士,台湾大学历史研究所硕士、博士。历任台湾大学历史系讲师、副教授、教授,至2013年退休,现为该系名誉教授。研究领域以宋史为中心,亦涉及唐宋社会经济史、宋元教育文化史等。
目录 · · · · · ·
第一编 庆历改革的缘起、经过与影响
第一讲 庆历改革前的情势 3
第二讲 改革的推动与挫折 13
第三讲 遗留与影响 23
各编通用及第一编参考书目 37
· · · · · · ()
第一编 庆历改革的缘起、经过与影响
第一讲 庆历改革前的情势 3
第二讲 改革的推动与挫折 13
第三讲 遗留与影响 23
各编通用及第一编参考书目 37
第二编 宋神宗时期新法的酝酿与推行
第四讲 熙宁变法的酝酿与实施 45
第五讲 新法的内容与由来(上):熙宁二、三年颁行的新法 63
第六讲 新法的内容与由来(中):熙宁四年颁行的新法 73
第七讲 新法的内容与由来(下):熙宁五、六年颁行的新法 85
第八讲 阻力与偏失 99
第九讲 对外政策 117
第二编参考书目 135
第三编 北宋晚期的党争与政策的反复
第 十 讲 党争的激烈化(上):熙宁、元丰年间的新旧党争与新党
内争 143
第十一讲 党争的激烈化(中):司马光在洛阳与王安石在江宁167
第十二讲 党争的激烈化(下):从元祐到宣和的曲折变化 187
第十三讲 元祐时期新法的存废 209
第十四讲 绍圣以后新法的复行 225
第三编参考书目 245
第四编 新法对南宋财政、政策与制度的影响
第十五讲 财政进一步的集权中央 253
第十六讲 从保甲法到保伍制 279
第十七讲 源自方田均税法的经界法 303
第十八讲 其他政策、制度对新法的承袭与变化 331
附 录 南宋保伍在抗御金、蒙及防治内变、走私过程中
所发生的作用
上 篇 保伍在宋、金关系中所发生的作用 383
中 篇 保伍在宋、蒙关系中所发生的作用 411
下 篇 保伍用于防治变乱、走私 465
第四编及附录参考书目 499
· · · · · · ()
丛书信息 · · · · · ·
喜欢读"北宋的改革与变法"的人也喜欢 · · · · · ·
短评 · · · · · · ( )
>
北宋的改革与变法的书评 · · · · · · ( )
这篇书评可能有关键情节透露
张若虚说“人生代代无穷已,江月年年望相似”,相似的又何止是一轮江月,也应了那句“没有轮回的人,只有轮回的事”。 梁师在书的开篇第一讲即言明北宋政史两大相互牵连的中心问题——对外关系和改革运动,外部辽夏强敌环伺,同时牵引内部在内政层面反思积贫积弱的原因。以熙宁... ()这篇书评可能有关键情节透露
看副标题“熙宁变法的源起、流变及其对南宋历史的影响”大概能感觉到这本书的专业性。所以我想先交代一下成书背景: 这是梁庚尧老师在台湾大学1997年-2013年授课的讲稿。台大历史系的课程变革很有意思:从最初“通史->断代史”模式切换到“中国史->专题史”模式——侧重... ()>
论坛 · · · · · ·
当前版本有售 · · · · · ·
这本书的其他版本 · · · · · · ( )
-
8.4分 64人读过
以下书单推荐 · · · · · · ( )
- (西河君)
- (🦉的瓦涅密)
- (爱卢梭)
- (疯清扬)
- (普照)
谁读这本书? · · · · · ·
>
>
>
二手市场 · · · · · ·
- 有1339人想读,手里有一本闲着?
订阅关于北宋的改革与变法的评论:
0 天津
相当扎实的著作,这种研讨课太吸引人了。
1 广东
本书主要研究王安石变法,其最大的特点在于贯通考察了熙宁变法在两宋的演变,从熙宁变法的前身庆历新政,到神宗之后各朝的兴废,直至南宋,各项新法的沿革。正好纠正了一般教科书认为王安石变法失败的观点,实际上,王安石变法在北宋被否定的时期(元祐年间),比被尊崇和执行的事情短得多。南宋主流虽然将王安石批判为北宋灭亡罪魁祸首,但实际上很多新法措施经过修改、换名,改头换面,一直沿用到南宋灭亡。新法固然有不少好处,... 本书主要研究王安石变法,其最大的特点在于贯通考察了熙宁变法在两宋的演变,从熙宁变法的前身庆历新政,到神宗之后各朝的兴废,直至南宋,各项新法的沿革。正好纠正了一般教科书认为王安石变法失败的观点,实际上,王安石变法在北宋被否定的时期(元祐年间),比被尊崇和执行的事情短得多。南宋主流虽然将王安石批判为北宋灭亡罪魁祸首,但实际上很多新法措施经过修改、换名,改头换面,一直沿用到南宋灭亡。新法固然有不少好处,但其加重北宋立国以来中央高度集权、苛捐杂税、国进民退的趋势,一直是没有好转,并遭到南宋士大夫的批判。 ()
0 浙江
很清晰的教材,第八章的王安石就是我不听我不听
1 北京
特别好的一本书
2 黑龙江
作者很扎实,观点也不偏激,虽然是教材,不过一点也不刻板
0 湖南
是一本很完善的北宋改革史,对王安石新法的内容,利弊讲解的都很清晰,但对王安石的评价依然不出于南宋那套,肯定其道德文章,对变法则持批评态度。作者可能在对岸貌似很不感冒国家主义那一套,和邓广铭刚好相反。感觉对王安石评价有几个明显的倾向,处于国家主义与自由市场下的人看王安石变法的角度完全不同。但这是王安石变法的本相嘛????
0 北京
讲述王安石变法的方方面面,以及其对南宋的影响
0 北京
一本很不错的通论讲义,文气贯通,观点则多为学界共识
0 云南
写得很好的教材,简明扼要,鞭辟入里。还剩附录未读,先标记一下。
1 广东
本书主要研究王安石变法,其最大的特点在于贯通考察了熙宁变法在两宋的演变,从熙宁变法的前身庆历新政,到神宗之后各朝的兴废,直至南宋,各项新法的沿革。正好纠正了一般教科书认为王安石变法失败的观点,实际上,王安石变法在北宋被否定的时期(元祐年间),比被尊崇和执行的事情短得多。南宋主流虽然将王安石批判为北宋灭亡罪魁祸首,但实际上很多新法措施经过修改、换名,改头换面,一直沿用到南宋灭亡。新法固然有不少好处,... 本书主要研究王安石变法,其最大的特点在于贯通考察了熙宁变法在两宋的演变,从熙宁变法的前身庆历新政,到神宗之后各朝的兴废,直至南宋,各项新法的沿革。正好纠正了一般教科书认为王安石变法失败的观点,实际上,王安石变法在北宋被否定的时期(元祐年间),比被尊崇和执行的事情短得多。南宋主流虽然将王安石批判为北宋灭亡罪魁祸首,但实际上很多新法措施经过修改、换名,改头换面,一直沿用到南宋灭亡。新法固然有不少好处,但其加重北宋立国以来中央高度集权、苛捐杂税、国进民退的趋势,一直是没有好转,并遭到南宋士大夫的批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