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社:
出品方:
出版年: 2024-8-1
页数: 240
定价: 59
装帧: 精装
isbn: 9787549642649
4星 53.9%
3星 15.1%
2星 1.7%
1星 0.5%
-
已在购书单
内容简介 · · · · · ·
在难以喘息的当代生活,人们在策划一场逃离
从“唯一正常”的生活逃走,从原生家庭、社会关系、狗屁工作中逃走,我们将通往何处?
·
一场将自己作为试验品的生活实验 ——“不想要的就不要了!”
买一间两三万元的房子,囤积食物、养猫
不上班,不社交,不恋爱,维持最低欲望的生活,脱离轨道,与人隔绝
·
追踪三年,从赛博角落到废弃都市,走入陌生人紧闭的家门
资深记者李颖迪探索我们这一代疲倦但仍拥有微小勇气的心灵
·
许知远、杨潇、袁长庚、杜强联合推荐
“对倦怠时代一次身体力行的求解,一次重要的疗愈。”——杨潇 作家,著有《重走》
·
鹤岗,东北边陲之城,因极低的房价而频繁出现在新闻媒体头条。
在鹤岗神话的背后,是一座座同样资源枯竭、经济衰退、被世人遗忘的城镇,河南鹤壁、安徽淮南、河北燕郊,以及一个个具体的、迷茫的、涌向那里的年轻人。这是一群逃离者的故事,也关乎一...
在难以喘息的当代生活,人们在策划一场逃离
从“唯一正常”的生活逃走,从原生家庭、社会关系、狗屁工作中逃走,我们将通往何处?
·
一场将自己作为试验品的生活实验 ——“不想要的就不要了!”
买一间两三万元的房子,囤积食物、养猫
不上班,不社交,不恋爱,维持最低欲望的生活,脱离轨道,与人隔绝
·
追踪三年,从赛博角落到废弃都市,走入陌生人紧闭的家门
资深记者李颖迪探索我们这一代疲倦但仍拥有微小勇气的心灵
·
许知远、杨潇、袁长庚、杜强联合推荐
“对倦怠时代一次身体力行的求解,一次重要的疗愈。”——杨潇 作家,著有《重走》
·
鹤岗,东北边陲之城,因极低的房价而频繁出现在新闻媒体头条。
在鹤岗神话的背后,是一座座同样资源枯竭、经济衰退、被世人遗忘的城镇,河南鹤壁、安徽淮南、河北燕郊,以及一个个具体的、迷茫的、涌向那里的年轻人。这是一群逃离者的故事,也关乎一种新型的生活方式。
买一间两三万元的房子,囤积食物、养猫,不上班,不社交,不恋爱,靠积蓄维持最低欲望的生活,与人隔绝。从互联网的隐秘角落,到大雪覆盖的边缘小城,作者李颖迪为我们展现了人们如何策划和实践自己的逃离。
她记录了逃离者的来处——富士康工人、保安、平台客服,这些工作给人的压缩感与漂泊感,还有冷漠疏离的家庭,无法寻得的爱意;也与他们共度脱轨后的人生——在鹤岗,面对漫长的黑夜,窝在温暖的旧房子里,讨论生的意义,以及,孤独的死。
这是一次漫长的旅途,闯进被雪封闭的城市,走入陌生人紧闭的家门,也试图探索我们这一代疲倦但仍拥有微小勇气的心灵:说到底,如何才能得到自由呢?自由又将带我们通向何方?
·
这本书拓展了我的视野,原来一群年轻人是以这样的方式应对时代。逃逸或是一种怯懦,也可能是一种勇气,一些时候,我们需要脱轨来辨认自身。李颖迪的观察与行文皆细腻、敏锐,若能再对时代语境有更深入的呈现,就更为完美。——许知远 作家,单向空间创始人
对倦怠时代一次身体力行的求解,可能也是一次重要的疗愈。——杨潇 作家,著有《重走》
《逃走的人》象征着新一代纪实作者的某种态度。他人的世界不再只是抵达“文明”、“公正”或“理想”的文字中介,写作不再因其不可置疑的道德优越性而板起脸来教训人。相反,他人是作者散落于人间的无数镜像,写作是破除“他-我”二元、恢复生活自身情感粘连状态的寻常功课。颖迪的文字和她笔下的人物一样,有一种让人心动的朴拙和踟蹰。“逃”,有的时候是故作决绝的牵绊,是看似毁弃的重建。在这场时代造就的游戏当中,规则、路径、方法、主张,无一明确,常常是还未声张就已经气馁。一切都尚未完成,甚至连写作本身都带有失败的气息。别慌,我确信这个文本的意义在于未来,在于告诉后来者曾经的“今天”如何成为造就“明天”的“昨天”。——袁长庚 教师、人类学学者
我在想,如果我来写这本书会怎么写,也没有具体的想法。我一直觉得,人生就像在一个光滑的玻璃上向下滑行,直到堕入虚无,而让我们免于这种坠落感的,无非是在滑行时奋力抓住点什么,财富、家庭、成就,你知道没有什么意义,唯一的意义只是减缓下坠时的恐慌之情——甚至在设法抓住它们的时候,你也知道毫无意义,有意义的只是抓住本身。这实在是生而为人最幻灭的地方。读李颖迪的故事,我的这种想法变得非常具体。——杜强 媒体人、非虚构作家
逃走的人的创作者 · · · · · ·
-
作者
作者简介 · · · · · ·
李颖迪,毕业于武汉大学新闻系,先后供职于《智族gq》《时尚先生esquire》,长期从事非虚构写作,也在试着写小说。
目录 · · · · · ·
出走
隐居吧
第二部分
一通电话
雪城
· · · · · · ()
出走
隐居吧
第二部分
一通电话
雪城
水母
不同的房子
倒计时
生活实验
第三部分
一间公寓
第四部分
“把坑填满”
剧本杀、饭局与猫
离开鹤岗
第五部分
无人知晓
离开的,留下的
围墙中的故乡
致谢
· · · · · · ()
原文摘录 · · · · · · ( )
>
豆瓣成员常用的标签 · · · · · ·
喜欢读"逃走的人"的人也喜欢的电子书 · · · · · ·
-
14.40元
-
28.99元
-
34.80元
-
40.80元
-
47.40元
喜欢读"逃走的人"的人也喜欢 · · · · · ·
短评 · · · · · · ( )
>
逃走的人的书评 · · · · · · ( )
这篇书评可能有关键情节透露
界面新闻记者 | 实习记者 王鹏凯 界面新闻编辑 | 黄月 “外地女孩死在出租屋”的新闻日前在网络上引发关注。在事实性争议之外,新闻所折射的人物处境同样牵动起公众的感受。实际上,类似新闻近几年并不少见——远离家乡,独居,不上班,拒绝社交,甚至悄无声息地离去,许多年轻... ()这篇书评可能有关键情节透露
1)纪录片一样的细节,战争片一样的壮阔。这体现在语言风格的搭配上,就像是九成美国人配上一成俄国人。比如,她家的布置细节123(美式简洁细节捕捉),出门,十二月的雪和十一月的有何不同,就像是(一个非常俄国式的比喻),远处的世界(太俄国了)。 2)超越了人称和视角的... ()>
论坛 · · · · · ·
来自 | 5 回应 | 2024-10-09 11:20:25 | |
来自 | 2024-09-28 10:43:40 | ||
来自 | 2024-09-26 02:57:59 | ||
来自 | 2 回应 | 2024-09-13 10:08:53 |
当前版本有售 · · · · · ·
以下书单推荐 · · · · · · ( )
- (喵呜)
- (hhz)
- (パンパンパンダ)
- (零度)
- (正颐vicky)
谁读这本书? · · · · · ·
>
>
>
二手市场 · · · · · ·
- 有13053人想读,手里有一本闲着?
订阅关于逃走的人的评论:
16 山西
读完先叹了一口气,接着就久久的沉默。不知该写些什么。记住了那个爱看很多电影的男人,那个突然消失最后被证实烧炭自杀的女生……当她担心着金钱的问题、养老的问题,一次次编织着关于自己身世的谎言,我好像能理解她的孤独。她曾开玩笑说以后死了很久都没有人发现我的尸体,作者安慰她不会的,最终一语成谶……逃离的人唯愿隐藏过去,像把所有的心事掩埋在鹤岗厚重的白雪和冷风里。可是事实是,我们逃不可逃。也许沉重繁琐的生活... 读完先叹了一口气,接着就久久的沉默。不知该写些什么。记住了那个爱看很多电影的男人,那个突然消失最后被证实烧炭自杀的女生……当她担心着金钱的问题、养老的问题,一次次编织着关于自己身世的谎言,我好像能理解她的孤独。她曾开玩笑说以后死了很久都没有人发现我的尸体,作者安慰她不会的,最终一语成谶……逃离的人唯愿隐藏过去,像把所有的心事掩埋在鹤岗厚重的白雪和冷风里。可是事实是,我们逃不可逃。也许沉重繁琐的生活,很多人哪怕仅有一时的喘息,也会对日常怀有敬意。看了她和他的故事,写下这些,我仍然困惑于厮。 ()
10 上海
新时代终南山,传统意义上寄情与逍遥的山水,已经变成了都市化的第二自然:客厅、电、外卖、游戏、猫,一种物理与心理双重的“隐于市”,其实在边陲小城代刷游戏,很像对数字游民乃至赛博黑客的想象,但黑掉的好像只是自己的生活——鹤岗就像锡安里长出了matrix,用人肉发电点亮消极自由,这自由,从卧房到客厅般轻盈,又像烧穿的炭盆般沉痛。咱就是说,日本也有低欲望/下流社会,但两万买个房子,限制的何止是穷人,也有布... 新时代终南山,传统意义上寄情与逍遥的山水,已经变成了都市化的第二自然:客厅、电、外卖、游戏、猫,一种物理与心理双重的“隐于市”,其实在边陲小城代刷游戏,很像对数字游民乃至赛博黑客的想象,但黑掉的好像只是自己的生活——鹤岗就像锡安里长出了matrix,用人肉发电点亮消极自由,这自由,从卧房到客厅般轻盈,又像烧穿的炭盆般沉痛。咱就是说,日本也有低欲望/下流社会,但两万买个房子,限制的何止是穷人,也有布尔乔亚的想象力,看看背后的三个姐姐、50岁旷工或功放“他”,契诃夫笔下“想要真正的生活”都显得奢侈了,鹤岗就像杀马特,谁能不爱?谁能剥夺已被剥夺的?感谢作者写下这些:疫情让自闭者正常、深埋12t硬盘的影迷、侧面证实出租屋女孩真实性,还有封面的大西洋水母,支离于浩瀚,她们最终化成了水,化为大西洋。 ()
28 福建
大壹说:一流的书回答永恒的问题,二流的书承担时代的情绪,三流的书无病呻吟但比较漂亮。这本书好读,像是超长公众号文章,偶有佳句,但是最多是二流的书,却因为迎合了大家的情绪而分数虚高,但是只有情绪并没有更深的思考……
16 北京
读完后有一种平静的绝望。不知道为什么想起了宫二,她选择了一条女性少走的路,在茫茫大雪中练功,她存在的痕迹旋即被雪覆盖。但她来过,她活过,她坚持,也在不断反抗。
35 广东
你豆现在不管是电影还是书籍的评分通胀真的好严重 完全起不了参考作用了 这本书内容就像几篇人物公众号文章拼凑在一起 nothing really deep nothing special
0 山东
还有勇气逃走已经是一种抵抗了。
0 广东
为了逃避千篇一律的生活 逃跑到鹤岗 失去了对时间流逝的概念 这种逃避 算是一种幸福吗?
0 江苏
逃走也是需要勇气的,有时候甚至是更大的勇气。看完合上书后才看懂了封面的水母,一只消失的水母。看到了彼此伸出触角的温柔脆弱的试探,一小步一小步。一边感叹文章的流畅,一边意识到作者是将一部分的自己交付了出去,文末最后一句话是“祝愿每一位读者,你和我,我们都能找到自己的客厅,自己的角落。”谢谢颖迪……
0 浙江
浅薄的观后感。 原本是一本讲人们逃离痛苦根源以后的快乐生活,没想到生活并不如想象中的美好,是一本有点像纪录片的书。 人们逃离以后要面对的是经济的压力,即使买了房有了安身之所,也会为了生存和生活继续和外界接触,并不能完全的隔离开来。 逃不过一句话,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身体健康也很重要。活着是为了自己。
0 重庆
我将此书作为我2024年的年度书籍吧,理由是我的内心就住着那逃走的人。从很久以前我就希望有一个江边的小院,我想隐居,想种田,想打鱼,想过不社交,没有人际关系的生活。书中从头到尾都流淌着一种无奈和退而求其次的忧伤,我不太懂,我觉得能远离人群难道不是某种程度的梦想实现吗?为什么那么压抑呢?可能是逃去的人都太年轻,他们内心还有着许多不甘吧?他们不是富足的梭罗,鹤岗不是瓦尔登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