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简介 · · · · · ·
我的故事没有故事。它基于谋杀的事实。
《少年pi的奇幻漂流》作者又一力作
21世纪的《神曲》,一部突破想象边界的叙诡寓言!
入围2012年都柏林文学奖长名单 ,《纽约时报》《电报》《今日美国》联袂推荐
一幅缓慢、迷人的多声部拼图,召唤撼动灵魂的恐怖结局——
这次的主角是 一头驴和一只猴子,它们不会咬人,但可能会撕碎你的心。
------🐒------
★《少年pi的奇幻漂流》作者力作!如果说《少年pi》让你相信信仰,这本书则让你的信仰崩塌。
★一次标本店的“幻游之旅”,一场人性与救赎的“实验”。标本师引人入胜的剧本,关于生命和恐惧的深刻对话……黑暗、神圣、惊悚、危险,“杀戮和救赎在白 日下也能让人脊背发凉。”
★描绘敏感议题的惊人书写,以魔幻的想象击溃你情感的最后堡垒。可能是你今年最难以忘怀的主角,读者惊呼:“当我把书合起来时,我发现自己泪流满面。”...
我的故事没有故事。它基于谋杀的事实。
《少年pi的奇幻漂流》作者又一力作
21世纪的《神曲》,一部突破想象边界的叙诡寓言!
入围2012年都柏林文学奖长名单 ,《纽约时报》《电报》《今日美国》联袂推荐
一幅缓慢、迷人的多声部拼图,召唤撼动灵魂的恐怖结局——
这次的主角是 一头驴和一只猴子,它们不会咬人,但可能会撕碎你的心。
------🐒------
★《少年pi的奇幻漂流》作者力作!如果说《少年pi》让你相信信仰,这本书则让你的信仰崩塌。
★一次标本店的“幻游之旅”,一场人性与救赎的“实验”。标本师引人入胜的剧本,关于生命和恐惧的深刻对话……黑暗、神圣、惊悚、危险,“杀戮和救赎在白 日下也能让人脊背发凉。”
★描绘敏感议题的惊人书写,以魔幻的想象击溃你情感的最后堡垒。可能是你今年最难以忘怀的主角,读者惊呼:“当我把书合起来时,我发现自己泪流满面。”
★耐人寻味的动物隐喻,超越想象边界的叙诡寓言!当一部小说像层层嵌套的俄罗斯套娃,毫不费力地展开一幅迷人的拼图——解谜般的阅读快感,看似随意讲述的故事实则互相勾连。打破第四面墙,你也是这个故事的参与者!
★《赎罪》译者、中国翻译协会理事、浙江大学外国语学院教授郭国良联合高淑贤精心雕琢译本。兼具原文诙谐、戏谑的语感与汉语文字美感。
★圆脊精装,窄身便携小开本。知名插画师lisk feng还原书中场景——条纹衬衫上的吼猴和驴,尽显寓言气质,新锐设计师山川操刀设计,展现现代风格与个性。
------🫏------
【内容简介】
关于大屠杀的书稿被拒后,作家亨利收到一封神秘来信,地址把他引入一个标本店。标本师和他同名,嶙峋枯槁,技艺高超,但情感封闭、沉默寡言,数十年都在写同一部剧本,主人公是名为“维吉尔”的吼猴和名为“碧翠丝”的驴。“维吉尔与碧翠丝--带领我穿越地狱的向导。”标本师这样称呼。
剧本抽丝剥茧地展开,动物们在生死悬崖边缘徘徊,日夜对话,间或沉默。亨利被它们的命运所牵动,现实中发生的事也让他忧心忡忡--一向温驯的狗抑郁不安,最终发病把宠物猫咬死。“诺沃利普基大街68号”“‘恐怖们’的手势”……剧本中的词汇像谜团一样,搅动翻腾着他的思绪一伴随着越来越多的疑虑,亨利逐渐接近真相,以及遇到标本师后命定般的、让人毛骨悚然的结局。
------🍐------
【媒体评论】
1. 马特尔在这本书中所展现的勇敢立场,和他以一种最不寻常的方式打动读者的能力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这是一部重要而令人难忘的小说。
一约翰·伯恩,《穿条纹睡衣的男孩》作者
2. 马特尔的最新小说展现了与《少年pi的奇幻漂流》一样的生动描写和真挚情感的天赋......他的雄心壮志令人钦佩...《吼猴、驴子与梨》令人惊叹。
——《纽约时报书评》
3. 大胆新颖,引人入胜,常常令人不安,最后的结局令人毛骨悚然。
——《每日电讯报》
4. 这是一部在道德悬崖边缘危险徘徊的小说,就像它在文学上冒险一样。马特尔敦促我们睁开紧闭的双眼向下看。
——《加塞特报》
5. 在书的结尾,读者确实会有一连串的道德问题需要反思,这些问题甚至令人心碎——所有这些都巧妙地交织在双重故事情节中。
——《纪事先驱报》
6. 马特尔只需复制《少年pi的奇幻漂流》就可以成功,但他却用现代主义文学中非常不时髦的手法写了一本书,而且题材还是二十世纪最恐怖的事件。就其独立性和胆识而言,是一部杰作。
——《电子周刊》
7. 在日常情景和寓言的质感中,还蕴含着异彩纷呈的思想,让人目不暇接……这是一部狂野而富有煽动性的小说。
——《星期日独立报》
8. 《吼猴、驴子与梨》是一部令人不寒而栗的作品,它描写了我们大多数人无法想象的恐怖,将引发读者思考人性可以堕落到何种地步,以及我们的生存能力有多强。
——《赫芬顿邮报》
9. 一部令人惊叹的原创作品......《少年pi的奇幻漂流》的粉丝一定会爱不释手。
——《新西兰先驱报》
10. 《少年pi的奇幻漂流》的粉丝们又有新的动物可以爱上了,这次是一头驴和一只猴子,它们不会咬人,但可能会撕碎读者的心。
——《温尼伯自由新闻》
11. 扬·马特尔的《吼猴、驴子与梨》黑暗又神圣……是一部关于大屠杀的杰作。
——《今日美国》
12. 即使是吹毛求疵的人也会觉得它引人入胜。
——《华尔街日报》
13. 正如大屠杀永远地重塑了我们对人性和历史学的理解,《吼猴、驴子与梨》也是如此,它巧妙地打破了真实世界和想象世界之间的界限,迫使我们重新思考如何看待纪实写作。忘掉这本书的内容吧:扬·马特尔的这部新作不仅让我们了解到小说的情感和心理真相,还提供了我们自己打开小说的钥匙,并以某种方式成为小说创作的积极参与者。
——《环球邮报》
吼猴、驴子与梨的创作者 · · · · · ·
-
扬·马特尔 作者
作者简介 · · · · · ·
扬·马特尔(yann martel),加拿大作家,1963年出生于西班牙,毕业于加拿大特伦特大学哲学系,毕业后从事过植树工、洗碗工、保安等多种工作。他到世界各地游历,最终潜心写作。著有畅销全球的小说《少年pi的奇幻漂流》。该作品赢得2002年度布克奖及其他众多奖项,并由导演李安拍成电影,获得奥斯卡奖。他的其他作品包括:《赫尔辛基罗氏家族的幕后真相》(荣获加拿大“旅程奖”),长篇小说《自我》和《葡萄牙的高山》,以及非虚构作品《像树懒挂在书上》。他目前与同为作家的伴侣艾丽丝·凯珀斯以及四个子女住在加拿大萨斯卡通市。
喜欢读"吼猴、驴子与梨"的人也喜欢的电子书 · · · · · ·
-
29.99元
-
32.20元
-
38.99元
-
19.99元
-
47.40元
喜欢读"吼猴、驴子与梨"的人也喜欢 · · · · · ·
吼猴、驴子与梨的书评 · · · · · · ( 全部 21 条 )
在叠床架屋中重现真实
这篇书评可能有关键情节透露
何谓真实?这是一个从古希腊亚里斯多德起便不断被探讨的问题。文学、绘画、电影等艺术形态也始终环绕着这个命题不断地演进变化。从现代主义到意识流,从意识流再到后现代主义,由于它们对真实的诠释大相径庭,因而各自衍生出不同的艺术创作理念和手法。 ■何谓真实? 在不同的... ()一个没有故事的故事,给古斯塔夫的游戏
这篇书评可能有关键情节透露
“我就是想知道一旦事情到了不可挽回的地步,还有没有什么东西可以补救回来。” 一个故事总是从沉默开始的,因为作者要非常谨慎的下笔,要想好用什么样的文字和方式去触动对方的信仰。而一个好故事也总会以沉默结束,因为除了沉默,没有出口,没有终结,没有一个漂亮的封底可以... ()一本值得看,但是看完整个人都不好了的书
这篇书评可能有关键情节透露
作为一名读者,我的读书习惯是有些奇怪的,那就是一定不会先读作者最出名的书,比如我没有先看卡勒德·胡赛尼的《追风筝的人》而是看了他的《灿烂千阳》。作为少数几个没有看过少年派电影的人,认识杨马泰尔却是从他的这本书《beatrice and virgil》开始,台湾版译名《标... ()《少年pi》后,他再次写下最温柔而残忍的动物寓言
我们该如何谈论地狱?
标本师的魔幻剧本一点也不魔幻,相反还有些惊悚
这篇书评可能有关键情节透露
这是一篇迟来的文章。说实话,很不喜欢写类似对文章剖析或者是读后感的文章,因为读书是非常私人化的事情,读书的感觉也因人而异,很多时候,我最多也只是向其他人介绍介绍情节,或者说只是一个简单的推荐,也并不会强求对方能够读完和自己交流,因为每个人独特的癖好,对于不... ()内核是种子,而表达形式是被不同人摘取的果实
标本师的魔幻剧本——一个老纳粹分子功不抵过的救赎
这篇书评可能有关键情节透露
读完结尾回看前文,才明白结局早在细节之处。亨利和标本师初识时,标本师说维吉尔和碧翠丝是“带领我穿越地狱的向导”,亨利不解,“地狱?什么地狱?”;而在标本师写给亨利的自白里,他说《圣朱利安传奇》给了他灵感:“我就是想知道一旦事情到了不可挽回的地步,还有没有什... ()beatrice and virgil,henry and henry
这篇书评可能有关键情节透露
就像主角自己说的那样,都这个年代了,干嘛还要写一本关于大屠杀的小说?普里莫.莱维,安妮.弗兰克,还要其他人已经干得很不错了。不过,扬.马特尔很擅长对人性的深入挖掘,也喜爱用象征隐喻手法来描述残酷故事。这本短篇小说让人觉得干净利落,没有引言、目录甚至章节,一天就... ()> 更多书评 21篇
论坛 · · · · · ·
当前版本有售 · · · · · ·
在线试读 :
这本书的其他版本 · · · · · · ( 全部15 )
-
译林出版社 (2018)8.3分 522人读过
-
-
spiegel & grau (2010)7.6分 49人读过
-
7.9分 38人读过
-
未知出版社 (2011)暂无评分 4人读过
以下书单推荐 · · · · · · ( 全部 )
- (大鱼读品)
- (鲸岛)
- (思郁)
- (磨铁图书)
- (普照)
谁读这本书? · · · · · ·
二手市场 · · · · · ·
- 有1076人想读,手里有一本闲着?
订阅关于吼猴、驴子与梨的评论:
1 2024-10-01 23:53:27 北京
奇特的叙述方式,耐人寻味
2 福建
书中这句谶言般的句子:“我的故事没有故事,它基于谋杀的事实。”本身也是对已然发生的事件的描摹,即“大屠杀”,而维吉尔与碧翠丝的名字也如此清晰,经由《神曲》的引导,整部小说的隐喻是变得明了,剩下的的就是这奇特的小说结构,以及嵌套或者说游戏。这本书给我的启发是,这样写小说,指向性都是已知的东西,而形式又高于一切,于是小说读起来是真没办法用吸引人来形容,而这也是我有时会跌入的陷阱之一,无论是作为读者还是... 书中这句谶言般的句子:“我的故事没有故事,它基于谋杀的事实。”本身也是对已然发生的事件的描摹,即“大屠杀”,而维吉尔与碧翠丝的名字也如此清晰,经由《神曲》的引导,整部小说的隐喻是变得明了,剩下的的就是这奇特的小说结构,以及嵌套或者说游戏。这本书给我的启发是,这样写小说,指向性都是已知的东西,而形式又高于一切,于是小说读起来是真没办法用吸引人来形容,而这也是我有时会跌入的陷阱之一,无论是作为读者还是写作者。 ()
2 2024-10-06 22:42:00 湖南
最开始读的时候觉得“真是本自我卖弄的烂书”,但随着吼猴和驴的出现,一切都不一样了。那种“我知道自己是作者文字游戏的一环,但我想知道他到底要怎么玩这个游戏”的受虐快感催促着人疯狂翻页——哦,关于梨的描述真是今年读过最棒的关于生命和美的隐喻——结尾很少年派,读者依然要自己选择该相信的世界。
1 云南
“有时候艺术来源于那个隐匿的自我。”一个看似平淡的小故事,扬·马特尔的叙事和语言功底太好了,平淡的故事也能让人一直读下去。
1 陕西
一个故事总是从沉默开始的,因为作者要非常谨慎的下笔,要想好用什么样的文字和方式去触动对方的信仰。而一个好故事也总会以沉默结束,因为除了沉默,没有出口,没有终结,没有一个漂亮的封底可以恰到好处地封上我们提出的问题,即使所有藩篱顿然倒塌,我们也没有让一切回到最初的能力,那种没有任何代价的和好如初和救赎。“我们每个人都是事实和虚构的混合体,我们的真实身体之上编织着故事。” 故事没有封底,在这里,没有谎言... 一个故事总是从沉默开始的,因为作者要非常谨慎的下笔,要想好用什么样的文字和方式去触动对方的信仰。而一个好故事也总会以沉默结束,因为除了沉默,没有出口,没有终结,没有一个漂亮的封底可以恰到好处地封上我们提出的问题,即使所有藩篱顿然倒塌,我们也没有让一切回到最初的能力,那种没有任何代价的和好如初和救赎。“我们每个人都是事实和虚构的混合体,我们的真实身体之上编织着故事。” 故事没有封底,在这里,没有谎言。在克服了作者有些“任性”的晦涩之后,顺从的将自己和故事流放到正常世界以外的世界中去,扬·马特尔瑰丽的想象一如既往的向你敞开怀抱。生活还在继续,时间总会遗忘过去的沉重。故事结尾那残留着血迹的半张剧本上幸存的一句话——“我们能做的都做了”。 ()
0 2024-10-16 01:59:22 山东
要不是知道这本书讲的是大屠杀,靠前面的情节不太容易做联想,主题显露得太晚。 但因为看之前知道主题,看的过程许多细节就可以对照。 然而,这也是这本书的问题,太有技巧性、太多隐喻让故事变得很晦涩,这种晦涩会大大降低大屠杀这个母题的震撼性,而这本应是个振聋发聩的主题。因为这些晦涩,读者在读的时候会变得冷静,即便懂了其中的隐喻也是在理性地慨叹。 最后的游戏明明是历史中真实发的令人愤慨的恶魔行径之一,也非要... 要不是知道这本书讲的是大屠杀,靠前面的情节不太容易做联想,主题显露得太晚。 但因为看之前知道主题,看的过程许多细节就可以对照。 然而,这也是这本书的问题,太有技巧性、太多隐喻让故事变得很晦涩,这种晦涩会大大降低大屠杀这个母题的震撼性,而这本应是个振聋发聩的主题。因为这些晦涩,读者在读的时候会变得冷静,即便懂了其中的隐喻也是在理性地慨叹。 最后的游戏明明是历史中真实发的令人愤慨的恶魔行径之一,也非要嵌套在游戏里,削弱它们的冲击性。 这真的是个很好的主题,很该写的主题,很需要呼吁的主题,但看完真的不理解作者为什么以这种表达形式。 ()
1 2024-10-15 21:42:16 湖南
可能是一本喜欢的人很喜欢 讨厌的人很讨厌的一本书 因为它很怪 很装模作样 很啰嗦 很含糊 但又太愤怒 但我挺喜欢hhhhh
0 2024-10-14 17:52:40 北京
开头的对于梨的描写让人觉得世界是这么可爱。后面的故事则急转直下。战争,大屠杀,就是这样发生了。正在发生。以后也会发生。哎。
1 2024-10-11 17:38:40 重庆
最后的12个games看得脊背发凉。 ps 看到兩個犹太女人帶著孩子自溺的那一段,就想起了《鄰人》里一模一樣的故事——發生在波蘭小鎮耶德瓦布內的真實故事。
0 2024-10-11 10:55:55 广东
只是换了译名,译文内容与2018年版是一致的。不过这个拗口译名略得我心,封面也好看一些。